《羊城晚报》3月26日消息:记者日前从广东省公安厅了解到,在过去的一年内,广东全省有29名民警因公殉职。在“2013年因公牺牲民警”名单中,有23名民警都因病去世,病因中,“连续工作24小时”、“连续工作两天”、“连续工作超过30个小时”等字眼非常常见,诊断结果多为积劳成疾,且猝死者居多。有21名民警病逝的原因都是长时间超负荷工作造成的积劳成疾。这么多警察“过劳死”,值得警方领导部门和全社会关注。
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警察“过劳死”?据记者采访基层民警了解到,是因为警察的特殊工作性质,加上现有警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,一名普通基层民警连续值班24小时是常事。对此,有网友呼吁,不要芝麻大的小事也打110,以免浪费警力。
这么多警察“过劳死”,确实让人扼腕痛惜。然而,将这么多警察“过劳死”,简单地归咎于“乱打报警电话,浪费警力”,无疑存在有失偏颇之虞。实际上,导致这么多警察“过劳死”,还有其他原因。譬如:缺失能够不让警察充当“拼命三郎”的规章制度、社会治安状况不尽如人意及警力增配不及时等。无疑,如果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,有效杜绝“拼命三郎”式警察,如果“以遵纪守法为荣”的公民不能与日俱增,促使社会治安状况好展,如果不能及时增配警力,让现有警察得到劳逸结合,即便乱打报警电话,浪费精力的现象得到遏制,要想不让警察“过劳死”,恐怕也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不消说,不让警察“过劳死”需要三方合力:一是警方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,不给“拼命三郎”敞开方便之门,并要及时增配警力;二是每个公民必须“以遵纪守法为荣”,为社会治安状况好展作出积极贡献;三是广大公众必须养成呵护警力的良好习惯,坚决戒掉乱打报警电话的不良习惯。
评论